巴逊姓

巴逊姓

姓氏巴逊〔 巴遜 〕

拼音bā xù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巴逊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巴逊姓
巴逊姓头像

巴逊姓 起源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

明朝时期,蒙古族巴逊氏即已经冠汉姓为巴氏白氏等;清朝中叶以后,满族巴逊氏则多冠汉姓为巴氏白氏、孙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巴逊姓 分布

巴逊氏复姓是蒙古族、满族共有的古老姓氏,今已很少称呼,多汉化为白氏、巴氏、孙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族人大多仍旧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一带,以克什克腾为郡望。

巴逊姓 郡望

克什克腾:“克什克腾”是蒙古语,汉义“亲兵”、“卫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夏与前商时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夏与前商时期,为商族居地。在典籍《荀子·成相篇》中记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是成汤。”砥石,即今克旗境南白岔河源头之豁特必勒(城池)。商族南迁后,嬗为山戎、东胡之地直至秦朝末期。西汉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匈奴败东胡,其境归属匈奴左地,中后期,南部属于乌桓,北部属于鲜卑。东汉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49年),乌桓部南迁,嬗为鲜卑,初期属于辽西鲜卑,后属于鲜卑宇文部,到东晋末期则归属鲜卑慕容部。十六国时期,南部属于库莫奚族,北部属于契丹族。到南北朝时期全境皆属于库莫奚族。到隋朝时期则属于契丹族。唐贞观二十五年(戊申,公元648年),契丹首领大贺丹耶律·哥窟举族归附唐朝,唐朝将克什克腾划归河北道,并设置羁縻府,克什克腾归属于松漠都督府。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契丹失控,直至五代时期,克什克腾皆属于契丹。辽国时期,属上京道,道以下设置州县,克什克腾东南部属于饶州,辖有临河、安民两县;南部为仪坤州,辖有来远、广义两县;辽统和十三年(乙未,公元995年),来远并入广义,饶、义两州户民皆从渤海迁入。金国时期,在金天眷元年(戊午,公元1138年)改上京道为北京路,辖哟克什克腾,金承安三年(辛酉,公元1199年),设立全州(今乌丹),克什克腾归属于全州。“克什克”,系蒙古族部落名称,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赐军队的“却薛台”称号,即克什克腾旗,系蒙古语译为“番军”、“亲军”之意。据《蒙古秘史》记载:南宋嘉泰四年(甲子,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亲征乃蛮部时下诏:“加强克什克腾,以作为蒙古大军主力。”因而选拔千户长百户长及自由民子弟之优者五百五十人,赐怯薛台(即克什克腾)为自己的护卫军。克什克腾是成吉思汗的亲军和卫队,以成吉思汗四杰木华黎、赤老温等为怯薛长。蒙古元太祖九年(甲戌,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将克什克腾西部与北部赐予特薛禅的长子按陈,东北部分封给特薛禅的次子阿忽台,中南部分封给特薛禅的三子册,克什克腾的全境成为蒙古弘吉剌氏的私蕃。元朝至元七(庚午,公元1270年),弘吉剌氏万户斡罗陈在答儿海子(今达里湖)建应昌城,元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公元1285年)升为路,辖领应昌县。明朝时期,克什克腾起初为北元政权占据,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公元1388年),明军大将蓝玉攻克应昌城,更名为清平镇,由大宁都司应昌卫管辖,后归属于兀良哈三卫之朵颜卫。明正德元年(丙寅,公元1506年),鞑靼部首领巴图孟克(达延汗)征服兀良哈三卫,在漠南建立左右两翼三万户,克什克腾属兀良哈万户。明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公元1543年),兀良哈万户分裂。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公元1550年),蒙古大汗达赉逊库登汗率部东迁,克什克腾归属于察哈尔蒙古。后金天聪八年(甲戌,公元1634年),克什克腾部归附后金政权。清顺治九年(壬辰,公元1652年),清廷招编克什克腾部为克什克腾旗。民国二年(壬子,公元1912年),撤消白贫司,建立经棚设治局。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设立经棚县,隶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民国二十二年(伪满大同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日寇占领经棚县,民国二十三年(伪满康德元年,甲戌,公元1934年)1月,撤消经棚县,并入克什克腾旗,隶属于伪满兴安西省(开鲁)。民国三十二年(伪满康德十年,癸未,公元1943年),撤消伪满兴安西省,并入兴安总省(海拉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16日光复,在苏联红军的干预下,经棚成立维持会,12月1日,克什克腾旗、经棚县同时成立人民政府,隶属于热河省北行署。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撤消经棚县,统归克什克腾旗,隶属于内蒙古昭乌达盟。1949年5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69年7月27日,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克什克腾旗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消昭乌达盟,设立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归属于赤峰市。

巴逊姓 堂号

克什克腾堂:以望立堂。

巴逊姓 姓氏源流

一、巴逊(巴遜)bā xùn

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正蓝旗人布德,即姓巴逊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

二、巴逊(巴遜)

巴逊姓起源:清蒙古八旗姓。

巴逊姓名人:

巴逊布德,清蒙古正蓝旗人,世居克什克腾,康熙年间从征厄鲁特噶尔丹阵亡,祀昭忠词。

巴逊姓 历史名人

巴逊姓古代名人

巴逊·拔布德(生卒年待考),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巴逊姓 相关姓氏

巴雅巴坡巴牟巴尔 (巴爾)巴邻 (巴鄰)巴琳巴觉 (巴覺)巴莫巴色巴汉 (巴漢)巴平巴拉巴禄巴普巴林巴沁巴桑巴威巴图 (巴圖)巴鲁 (巴魯)巴伦 (巴倫)巴依巴剡巴亲 (巴親)巴颜 (巴顔)巴冯 (巴馮)巴公巴九巴哩巴佳巴鲁尔 (巴魯爾)巴约特 (巴約特)巴尔汗 (巴爾汗)巴雅尔 (巴雅爾)巴济哩 (巴濟哩)巴鲁特 (巴魯特)巴鲁达 (巴魯達)巴鲁克 (巴魯克)巴荣姜 (巴榮姜)巴雅喇巴雅克巴雅特巴隆武巴颜图 (巴顔圖)巴阿邻 (巴阿鄰)巴里克巴鄂尔 (巴鄂爾)巴达拉 (巴達拉)巴达姆 (巴達姆)巴达克 (巴達克)巴雅拉巴羽特巴楚欢 (巴楚歡)巴尔达 (巴爾達)巴尔拉 (巴爾拉)巴尔忽 (巴爾忽)巴克津巴尔佳 (巴爾佳)巴吾东 (巴吾東)巴哈给 (巴哈給)巴喇多巴岳图 (巴岳圖)巴岳忒巴岳特巴巴尼巴格尔 (巴格爾)巴拉特巴新特巴哩勒呼巴鲁给金 (巴魯給金)巴音托布巴亚基鲁 (巴亞基魯)巴卢巴伊 (巴盧巴伊)巴利厄兹巴鲁克泰 (巴魯克泰)巴依亚提 (巴依亞提)巴鲁剌思 (巴魯剌思)巴雅尔齐 (巴雅爾齊)巴雅尔岱 (巴雅爾岱)巴朱古勒巴拜哈斯巴布什金巴落瓦支巴尔固岱 (巴爾固岱)巴尔噶沁 (巴爾噶沁)巴尔吉尔 (巴爾吉爾)巴图鲁忒 (巴圖魯忒)巴图喀喇 (巴圖喀喇)巴兹格勒巴哩勒都巴亚基尔 (巴亞基爾)巴尔卡吉尔 (巴爾卡吉爾)
民俗文化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