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哩姓

巴哩姓

姓氏巴哩

拼音bā l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巴哩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巴哩姓
巴哩姓头像

巴哩姓 起源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族巴哩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巴哩氏,亦称巴里氏、伯力氏,满语为Bari Hala,汉义“弓”,世居哲鲁(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库叶岛(今俄罗斯库叶岛),后多冠汉姓为博氏

巴哩姓 分布

巴哩氏复姓是蒙古族、满族共有的姓氏,今已很少称呼,多汉化为博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族人大多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吉林省的长春市、辽宁省的抚顺市等地。

巴哩姓 郡望

通 辽: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民国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由辽源县析置通辽县,取通达辽东之意命名。1949年哲里木盟盟府驻通辽县。辖通辽、开鲁两县及扎鲁特旗(驻鲁北镇)、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巴彦塔拉)、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吉尔嘎郎)、库伦旗、奈曼旗(驻大沁他拉)。1951年由通辽县改置通辽市,哲里木盟盟府驻通辽市,辖一市、两县、五旗。1953年哲里木盟所属各旗、县均由东部行政区直辖。1954年恢复哲里木盟,盟府驻通辽市。辖通辽市及通辽、开鲁两县,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迁甘旗卡)、库伦旗、奈曼旗五旗。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由巴彦塔拉迁驻保康镇。1958年撤销通辽县,并入通辽市,哲里木盟辖一市、一县、五旗。1964年恢复通辽县(驻通辽市),哲里木盟辖一市、两县、五旗。1965年原属呼伦贝尔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入哲里木盟,辖一市、两县、六旗。1969年将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哲里木盟由吉林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辖通辽市及通辽(驻通辽市)、开鲁两县,科尔沁左翼中旗(驻保康镇)、科尔沁左翼后旗(驻甘旗卡)、库伦旗、奈曼旗(驻大沁他拉)、扎鲁特旗(驻鲁北)、科尔沁右翼中旗(驻白音胡硕)六旗。1985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霍林浩特市,以扎鲁特旗的霍林河办事处为其行政区域,驻珠斯花镇。1986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辽县,并入通辽市。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5号)撤销哲里木盟和县级通辽市,设立地级通辽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科尔沁区。通辽市设立科尔沁区,以原县级通辽市的行政区域为科尔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科尔沁大街102号。通辽市辖原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仑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开鲁县和新设立的科尔沁区。原哲里木盟的县级霍林郭勒市由内蒙古自治区直辖。

科尔沁:“科尔沁”是蒙语,汉义为“弓箭手”。在历史上,科尔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科尔沁草原现大部分已变为农耕地以及部分沙地,也有称科尔沁沙地。它是沿用古代蒙古族科尔沁部落名称命名。早在五千年前的旧时器时代,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栖息活动,在当地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风格魅力的多元复合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曾先后涌现出清朝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革命烈士麦新、吕明仁、徐永清等历史名人。

海参崴:名称源于满语,汉译为“海边的小渔村”。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肃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海参崴在元朝时期称“永明城”,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因盛产海参而得名。唐朝时期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金国时期属恤品路,元朝时期属水达达路。滨海地区比较富庶,“率宾马”名贵一时。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即从西祥州(今吉林农安东北三十公里万里塔古城)起,途径十八站,终点站永明城(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初属大吉林宁古塔副都统,后划归吉林珲春副都统管辖。自公元十七世纪中期,俄罗斯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俄罗斯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纠纷。虽然在清康熙年间清朝和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清朝中叶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六年(丙辰,公元1856年)清政府和俄罗斯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清咸丰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清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农历5月,俄罗斯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控制中国”,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有数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建成军港。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元时称为永明城。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四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注意:海参崴在乌苏里江以东,共管从此被取消)。腐败的满清政府割让了吉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和海参崴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随后其成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在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清光绪三十~三十一年(公元1904~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幸有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目标攻击辽东半岛和大连。民国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共势力在海参崴和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民国七年(戊午,公元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由前苏联收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海参崴成为前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到临此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海参崴目前是俄罗斯滨海市边疆区行政、工业、文化、商业中心,面积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万,位于莫拉维耶夫·阿穆尔半岛之上。市内有五个区:列宁区、五一区、别尔沃列琴斯基区、苏维埃区和费伦多斯基区。海参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第二十三空军司令部、远东战略导弹基地即设在该地。海参崴是国际级交通要塞,海陆空运输都很发达,距中国黑龙江的珲春市一百八十公里,有直达莫斯科的铁路线,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海参崴是海员城、渔业城、商业城,市内有多类企业及工厂,如海洋渔业集团公司、船舶制造厂、工具厂、渔类加工厂、肉联厂、糖果厂、牛奶厂等。海参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内有俄罗斯的远东大学、工艺大学、海军学校、综合技术学校、医科大学、艺术学院等。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在海参崴,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九千二百八十八公里,是联接欧亚的交通纽带。港口是海参崴的心脏,分为军港、商港和渔港,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海运往来,如中国、日本、加拿大等。此外,城市的空中航线也是四通八达,每天海参崴都有飞往莫斯科等地的班机。由于海参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都在该处皆设立了领事馆。

巴哩姓 堂号

通辽堂:以望立堂。

哲鲁堂:以望立堂,亦称永明堂。

科尔沁堂:以望立堂。

巴哩姓 姓氏源流

一、巴哩bā lī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1、或为古羌族之党项人姓氏。《金史·交聘表》载有(西)夏巴哩·公亮,又,殿前太尉巴哩·昌祖、押进匦匣使巴哩·直信、武功大夫巴哩·安仁、巴哩·庆祖。

2、或出自契丹族,乃辽之外戚姓。《续通志·氏族略》载:“苏尔威汗分二舒敏为五,曰巴哩氏,国舅族也。”

3、至清,为满族、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蒙古族巴哩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满族巴哩氏,则世居哲鲁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

二、巴哩

巴哩姓起源:

1、西夏人姓。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亦作〔把里〕、〔芭里〕

2、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吉林正蓝旗、齐齐哈尔正黄旗、拉林正白旗中均有巴哩氏。亦作〔巴理〕。

3、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哲鲁。亦作〔巴理〕。又,清正黄旗满洲护军校布尔拜之妻为巴里氏,〔巴里〕似即巴哩之异译。

巴哩姓名人:

巴哩昌祖,西夏殿前太尉。清镶黄旗蒙古前锋阿克敦阿之妻为巴理氏。

巴哩姓 相关姓氏

巴禄巴逊 (巴遜)巴邻 (巴鄰)巴琳巴威巴坡巴雅巴图 (巴圖)巴觉 (巴覺)巴莫巴汉 (巴漢)巴桑巴沁巴林巴牟巴拉巴平巴色巴尔 (巴爾)巴九巴亲 (巴親)巴伦 (巴倫)巴佳巴依巴公巴普巴冯 (巴馮)巴鲁 (巴魯)巴颜 (巴顔)巴剡巴鲁特 (巴魯特)巴隆武巴约特 (巴約特)巴尔达 (巴爾達)巴雅克巴鲁达 (巴魯達)巴雅拉巴济哩 (巴濟哩)巴雅尔 (巴雅爾)巴鄂尔 (巴鄂爾)巴羽特巴里克巴阿邻 (巴阿鄰)巴达拉 (巴達拉)巴达姆 (巴達姆)巴达克 (巴達克)巴颜图 (巴顔圖)巴鲁克 (巴魯克)巴荣姜 (巴榮姜)巴鲁尔 (巴魯爾)巴雅喇巴克津巴吾东 (巴吾東)巴哈给 (巴哈給)巴喇多巴尔佳 (巴爾佳)巴尔忽 (巴爾忽)巴尔拉 (巴爾拉)巴尔汗 (巴爾汗)巴岳图 (巴岳圖)巴岳特巴楚欢 (巴楚歡)巴雅特巴格尔 (巴格爾)巴岳忒巴拉特巴巴尼巴新特巴音托布巴兹格勒巴卢巴伊 (巴盧巴伊)巴利厄兹巴拜哈斯巴鲁克泰 (巴魯克泰)巴鲁剌思 (巴魯剌思)巴依亚提 (巴依亞提)巴亚基鲁 (巴亞基魯)巴鲁给金 (巴魯給金)巴朱古勒巴雅尔齐 (巴雅爾齊)巴落瓦支巴布什金巴尔固岱 (巴爾固岱)巴尔噶沁 (巴爾噶沁)巴尔吉尔 (巴爾吉爾)巴亚基尔 (巴亞基爾)巴图鲁忒 (巴圖魯忒)巴图喀喇 (巴圖喀喇)巴哩勒都巴哩勒呼巴雅尔岱 (巴雅爾岱)巴尔卡吉尔 (巴爾卡吉爾)
民俗文化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