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剌姓

啜剌姓

姓氏啜剌

拼音chuò là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啜剌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
2014年2013年
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
1982年明朝
元朝宋朝
北宋
啜剌姓
啜剌姓头像

啜剌姓 起源

单一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别支突骑施啜剌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啜剌,突骑施首领,开元左武候大将军燕山王右失毕,子归仁,袭燕山王。”啜剌氏,源出西突厥别部。“啜剌”,实际上是西突厥内的一种官称,为外围骑兵军事统领,在战争中主要负责包抄围歼,兼负生产与放牧,后逐渐演变为氏族。隋、唐朝时期的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为五弩失毕部,置五大俟斤、五咄陆部、五大啜剌。突骑施贺逻施啜即五大啜剌之一。公元七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受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可汗统属。

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后,在突骑施索葛莫贺部所在地置鹿都督府,在突骑施阿利施部置絜山都督府,后又置昆陵、蒙池两都护府以统之,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到武则天执政时期,以原领五弩失毕部之阿史那斛瑟罗为竭忠事主可汗、蒙池都护。斛瑟罗残暴,不为突厥所附。突骑施首领乌质勒本为斛瑟罗手下的莫贺达干(突厥官名),能抚士,有威信,胡人顺附,由此崛起,置二十都督,各督兵七千,以楚河流域之碎叶城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为小牙。辖境东邻后突厥,西接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尽有斛瑟罗故地,而服属于唐王朝。

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乌质勒遣子娑葛入唐朝,在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受封为怀德郡王。

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娑葛又封为西河郡王,使者未至而乌质勒病逝,由其子鹿都督娑葛代统其众,胜兵至三十万,唐王朝封之为金河郡王。后娑葛手下将领阙啜忠节与之不和,而当时的唐朝宰相宗楚客又接受了阙啜忠节的贿赂,便支持阙啜忠节。娑葛遂袭擒阙啜忠节,杀死唐使冯嘉宾,并击败前来讨伐的唐朝安西副都护牛师奖。当时,安西大都护郭元振认为娑葛理直,上表请赦除其罪,娑葛乃降。后娑葛为后突厥默啜可汗擒杀。复有突骑施别支车鼻施啜苏禄收拾余众,自立为可汗,众至二十万,称雄于西域,给予当时向中亚发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击,大食人因而称之为“抵顶者”(Ab Muzim,意为牛或象等冲撞抵顶的庞大动物)。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王朝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赐号忠顺可汗。当时苏禄处于唐朝与后突厥、吐蕃之间,对三方均保持密切关系。唐朝以阿史那·怀道之女为金河公主妻之,苏禄自己又娶了后突厥、吐蕃的公主,将三女并为可敦(王后),力求在三大势力之间打平衡牌。后来,苏禄与唐安西都护杜暹有隙,便联合吐蕃兵侵掠安西四镇,包围安西城。后闻杜暹入为唐朝宰相,怕杜暹引唐朝大军镇压,乃退去。之后,苏禄复遣使入朝。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苏禄为其下大首领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复乱,苏禄子吐火仙立,与莫贺达干相攻。娑葛之后称“黄姓突骑施”,苏禄之后称“黑姓突骑施”,更相仇杀。直至毗伽可汗殁后,即后突厥汗国灭亡前夕的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仍有“突厥大首领延牾俱末啜剌·达干来朝”。

到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以后,西突厥世代在突骑施被的别部葛逻禄啜逐渐强盛起来,葛逻禄啜,即啜剌氏,世为突骑施的军事首领,据有楚河流域,啜剌氏的崛起使突骑施黄、黑二族日渐衰微,遂为啜剌氏所役属。啜剌氏取代突骑施后,占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碎叶城、怛逻斯城。

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啜剌氏在北庭一带与吐蕃联军,战胜了回鹘。但是没有多久,回鹘又回军进袭西域,在北庭、龟兹、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一带地区反而击败了啜剌氏与吐蕃部的联军。当时,漠北、西域的形势大致是:漠北是回鹘汗国;回鹘的西北是黠戛斯;黠戛斯西南是啜剌氏;啜剌氏以南是吐蕃、以西以南是入居中亚的大食。他们彼此之间既有战争也有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往。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漠北的回鹘汗国灭亡,部众大部分西迁,其中有十五部奔附于啜剌氏部族。到了公元十世纪前半期,在啜剌氏部族的势力范围内,形成了哈剌汗国(黑汗王朝)。直到蒙古大军入居中亚地区之后,啜剌氏族人被蒙古人称为合剌鲁(哈剌鲁),在西域地区仍然非常活跃。从唐朝末期经五代十国之乱,直至公元十世纪前半期北宋王朝崛起,期间啜剌氏族人不断北迁,直至今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落居,在啜剌氏部族的势力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哈剌汗国(黑汗王朝)。直到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二年~南宋理宗赵昀宝庆元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十四~二十年,公元1219~1225年),成吉思汗率领二十万蒙古大军西征中亚地区之后,啜剌氏族人被蒙古人改称为合剌鲁氏、或哈剌鲁氏,其后在西域地区的活动一直到元、明时期仍然非常活跃,逐渐演变为后来中、西方史书上所称谓的“粟特人”。

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啜剌氏族人依然留居在华夏大地,后分别融入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鞑靼族、土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等各个民族之中,其中融入汉族的啜剌氏族人后来大多冠改汉姓为李氏、贺氏、绰氏、啜氏、楚氏师氏哈氏、鲁氏等,其中的绰氏、啜氏、哈氏合氏族人又在元、明时期多融入回族,世代相传至今。

啜剌姓 分布

啜剌氏是一个源出西突厥别支突骑施部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多汉化为李氏、贺氏、绰氏、啜氏、楚氏、师氏、哈氏、鲁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天水、金城、河南、京兆为郡望。

啜剌姓 郡望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金城郡:即今甘肃省中部地区,郡治即今兰州市。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交点。为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兰州是我国的古老城市之一,汉朝时期为金城郡,隋朝时期改为兰州治,清朝时期为兰州府治,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设市,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辖的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啜剌姓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兰州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豫州堂。

啜剌姓 姓氏源流

一、啜剌chuò là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云:“突厥首领之姓。”或音chuàilà。

二、啜剌

啜剌姓起源:唐时突厥族首领之姓。

啜剌姓名人:

啜剌真,唐时突厥首领,长寿年中任司朴卿同正,封翰林伯。

啜剌姓 相关姓氏

啜刺
民俗文化类查询